今天的演講者是游庭碩老師,作為一名資料分析家,他有過學習和工作到德國、荷蘭、美國的經歷。他給我們闡述了什麼是資料科學。大家對於資料科學有一句話的解釋「透過儲存分析呈現資料來協助做決策的科學方法」。
資料分析最終都是用來做決策的輔助,現在很多資料分析都用在了商業場合。資料進行分析會變成知識,依據知識執行策略,評估執行策略的結果,最後用這個結果去修訂策略。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驗證完再修正。
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說資料科學家是21世紀最性感的職業。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文章呢?互聯網泡沫(com bubble)到web2.0到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到巨資料(big data)到物聯網(iot)這樣的一個過程,之前網絡資料內容原本是由媒體提供的,現在轉變到由網路使用者提供。從45百萬使用者增加到1億互聯網使用者。數據多、數據更新速度快和數據多樣化已經改變了網絡資料的型態。最明顯的是,網絡資料從而影響商業發展,比如賣場分析、google無人車等。最後游庭碩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資料分析的工具,比如最簡單的Excel、r programming和進階級別的python。我想了解資料分析也是一種學習,雖然作為設計系學生,了解多元的知識也是一種必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