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游庭碩老師 / M10210117

此次專題的講者為智榮基金會的游庭碩老師,分享主題為Data Science for Designers。游老師淺談資料科學的背景和應用,讓我們了解目前熱門的大數據、物聯網等背後的脈絡,這次演講內容分成四個主題:資料科學為何、發展脈絡、資料科學實務分享以及資料科學與設計。

簡單來說,資料科學就是彙整資料,經由分析,把數字轉換成實質的數據,幫助需要的人進行決策。在轉換資料為資訊的過程中,需要電腦科學、數學統計和專業領域的人員分析這些資料,轉換為一般人看得懂的訊息。而目前熱門的設計思考,其實也有與資料輔助決策的方法類似的流程,如資料經過分析成知識、依知識制定策略、執行策略、評估成果與修正知識。

也因網路的快速演進,網路發展從內容由媒體提供,轉換為內容由使用者提供,到雲端計算、巨資料,一連串的轉變衍伸出許多新的商業技術。像是計算、儲存不必發生在自己的電腦裝置,由雲端處理,或是多人處理、協同文件資料等。資料量越大、產生速度越快、資料種類越來越多,連結裝置與雲端計算,形成物聯網。

其中游老師舉了幾個有趣的案例,如Leading Consumer Conversation Database,利用文本分析來挖掘消費者的價值觀、需求與消費行為,作為企業長期的策略規劃;以氣象文字資料建立台灣地區天氣事件的資料庫;社群文字分析、輿情監控來得知廣告效益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實例,游老師最後還介紹了一些資料科學相關的資源給我們,提供我們額外學習的方向。

這幾次的專題分享下來,我覺得設計不只是視覺上、外觀造型的表現,我們也應該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因為設計在於解決問題,能對廣泛知識的接納,更能幫助我們在設計上有更多表現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