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游庭碩老師 / M10410101

    今日的演講者是來自智榮基金會的資料分析專家,游廷碩先生,在前幾堂課得講者都有談到關於數據分析在現今世代的重要性,而在聽完今天的演講後,對於數據資料分析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決策這

     在演講開頭講者介紹到資料科學的幾個階段,大概可以分類為儲存、分析、展示呈現、決策,簡單來說資料科學便是將零散資料(Data)轉譯成為圖表資訊(Information),在被整理吸收成為知識(Knoledge),而這也是資料科學最主要的應用:以資料作為決策基礎的輔助工具(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且這套方法是能夠被驗證的。


     瞭解資料科學的概念之後,講者也介紹了網路發展的幾個大事件與趨勢。在2000年曾有過一次網路泡沫化,在當時網路正開始起步發展,許多投資人開始轉為投資網路公司,市場上不斷成立的網路公司卻沒因此賺到錢,大量湧入的資金因此而蒸發,有趣的是當時台灣產業多停留在電子業,未有網路發展,因此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這也是現今台灣許多產業無法銜接上網路世代,造成轉型困難的原因。下一個重要事件是大約在2005年,Web2.0的出現,網路內容從原本由媒體提供(1996)轉變為由使用者提供(2006),這樣的重大改變徹底的翻轉商業行銷傳播的方式,病毒性行銷便由此開始,當使用者變成傳播的主體後,感動體驗經濟便成為市場上的消費主流。


     在演講後半段所介紹的是關於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Bigdata的概念應用,Bigdata之所以會被如此重視是因為這樣的資料分析技術能為商業應用帶來許多的效益,比如說Google無人車,透過網路搜集即時路況,分析最快速的路徑與自動規劃路線,同時搭配sensor讓無人車在市場發展帶來許多的可能性。透過數據的分析、雲端的連線、裝置的應用來築構IoT系統,也是目前許多公司正在積極鑽研的方向。


     最後,講者分享了一些資料分析的應用,包括了字詞語意的情感分析在品牌輿情監控的應用,以及金融投資上的預測等等。另外講者也談到了資料科學在設計上的運用,除了在商業上的應用外,資料也能協助設計做決策,也能導入設計思考的觀念來做資料科學。而除了工具的使用外,運用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問對問題也是相當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