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游廷碩老師 / M10410112

               本周的演講邀請到了智榮基金會的資料分析專家游廷碩老師來和大家分享資料科學的分析與應用。游老師大學是就讀心理系雙修大氣科學,工作期間擔任過軟體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還有與朋友創業製作過行動APP,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歷。

         Big Data大數據是數位時代的產物,而在科技發達的時代裡,資料搜集對各個產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將會影響到各個決策與結果。而演講中游老師也向我們介紹了用資料來輔助決策的過程:1.資料經過分析成為知識 2.依據知識判定策略 3. 執行策略 4.評估執行成果並修正知識。而其中把質化的東西變成數字,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十年前開始了Web2.0的時代,Web的資料漸漸的增加使用者編寫的內容,過去使用者是被動的接受資訊,轉向主動提供兼被動接受資訊的使用者。前幾年的部落格,到近期的FacebookTwitterPlurk...等平台有越來越多使用者自行編寫的資訊誕生,而廠商的行銷手法也跟著改變。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人們在網路上創造大量的資訊,而企業或政府可以利用大數據預測未來趨勢和發展商機,因此,如何彙整分析龐雜的巨量資料,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

               資料科學的精神:以資料來做為決策基礎的做事方式。‧資料收集的工具:儲存、分析、展示、決策。 ‧現實世界的資料科學:問對問題最重要。 ‧資料科學與設計:用資料協助設計決策,用設計思考做資料科學。在演講的尾聲,游老師歸納了一些重點,並向我們介紹如果想要學校資料科學的分析要從那些軟體開始學習,常感謝游老師的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