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游庭碩老師 / M10410802

         首先很高心聽到遊庭碩老師的講座,雖然這次的題目是“Data science for Designers”,不過有趣的是老師並沒有太多的提到設計,或者說老師想要表達的設計更多是指對於數據的分析處理該如何設計。
        不過因為最近在學行銷的原因,發現老師講的很有道理,從消費者行為分析、人力資源分析、營運流程分析和財務會計分析上來看老師都鉅細靡遺的告訴我們步驟,這些知識內容後來我才知道是隸屬於科學分析這門專業的,看來老師當年的選擇很有遠見啊。現在都在運用這些數據,也因為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得很多部分開始仰賴大數據,因為越來越搞笑的分析方式使得這些大數據可以和有效的使用。而這些原始數據在找到之後,就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流程規劃後出去干擾資訊,留下有用的資料之後再把它視覺化呈現給人看,最後作出決策。這種透過儲存、分析、決策的過程,就是我們需要做的部分。
       另一種說法則是通過資料的分析變成資訊,然後再分析才變成我們的知識,幫助我們作出最後的決策。
       縱觀網絡的發展史,從一開始的網絡泡沫化,到web2.0,再到後來的雲端和big data ,以及最後的物聯網,我們發現網絡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們能夠做到的部分範圍也越來越廣,這就使得我們設計者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我們的夢想和概念,如何把握住這些資料分析的能力,幫助我們作出設計的決策就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