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楊宙航老師 / M10210105

這次的演講者為隆達工業設計負責人楊宙航先生,演講主題為新時代設計師的多重角色。基本上,與其以這樣的字眼為題,不如說這場演講旨在回歸設計的初心,因為在楊宙航先生身上,我望見澎湃的熱忱。

楊宙航先生談到一開始因為台灣市場環境限制,無法投入最嚮往的交通工具產業,遂進入滑鼠鍵盤設計產業。不過有趣的是,楊宙航先生並沒有放棄對於交通工具的熱忱,反而將此轉化成一系列的造型語意投射在滑鼠設計上面,甚至帶入交通工具的設計流程,而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因為不一樣的方法、不一樣的角度就會有令人驚奇的產出。這邊不得不說,工作是很容易消磨一個人的熱忱的,很容易讓人迷失在怨懟之中,所以楊宙航先生依然能保持樂觀和熱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楊宙航先生談到他是從油土的雕琢去掌握外型設計的,那這某個程度上反應了現在設計教育不注重實作的問題。基本上,我也覺得實作的確有其必要性,所以我在大學時期,也樂於動手嘗試,畢竟有些造型美感是透過真實的實作才可以揣摩出來的,而實用藝術教育大師John Dewey也早已主張由實作中學習的重要性。不過現在設計師比起實作,更注重3D建模,似乎本末倒置。順帶一提,Pandora燈的概念十分有趣,它試圖在燈具上再現出那個令你感動的色調。它已經跳脫傳統工業設計的範疇,而進入到設計體驗的層級,相當創新!


「請回答人文是什麼?」聽到這邊我其實很高興,終於有管理階級的設計師也認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人文是什麼?人文是人類文明一切美好事物的總成,生活方式、文化、藝術、電影、音樂等等都堆砌出人文厚度。那人文可以幹嘛?很遺憾,人文短時間內並不能幹嘛。這也就是台灣,甚至是整體華人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壓根不重視這個東西,我們短視近利,只追求能夠立竿見影的東西,殊不知人文是需要長時間培養。法國的時尚設計力很強,是因為他們的技術力無法撼動嗎?不是,是因為他們有高訂(Haute Couture)文化,人文底蘊使然。為甚麼台灣是機車大國,卻無法有自己的重機品牌?因為我們技術力真的比較差嗎?不是,台灣的製造力全球數一數二。是因為西方的機車演進有完整的脈絡,歐洲有café racermods風潮,美國有chopper風潮,而台灣在戒嚴弄一堆白色恐怖,人文底蘊使然。一個國家若沒有足夠人文底蘊,真得很難在世界中發聲,而人文的累積是緩慢而深遠的。正所謂「富過三代,才懂吃穿。」最後,就如楊宙航先生所言 : 「不快樂不會有好設計。」是的!這可以連結到原研哉先生的理念 : 「我是一個設計師,但不代表我很會設計,我只是個懷有設計理想而生活的人。」世道黑暗,與其詛咒,不如燃起蠟燭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