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宙航老師從汽車、滑鼠到燈具設計,不斷的挑戰自己在設計領域的角色多元性,由於一台車的開發需要耗費長期的資源與時間,楊老師選擇投向開發週期較短的工業設計產業,卻不忘貫徹本身對於汽車設計的熱愛,將滑鼠和燈具注入汽車設計才會出現的有機輪廓,其完成的設計著實令人驚艷,許多思維都突破了以往的界線,尤其運動滑鼠和紙滑鼠讓我印象深刻。講師還間接分享到:設計定義重於設計的執行,設計必須要根據需求先定義清楚,再去延伸執行的方向,才不會設計出同時擁有簡報器、計算機功能滑鼠這種四不像的產品。
講師提到,好的設計不會出現在桌面上,要去拓展自己的生活,若不懂得生活或是不快樂都做不出好設計。講師也實際去執行擴大生活脈絡的目標,成立了頗具實驗性質的多元設計部門,所有成員一半男一半女、一半留學一半本土等,造就每個人生活經驗大不相同,異質性非常高的工作環境。想像如果自己存在這部門的其中一員,一定會很有趣。
只要掌握人的需求,不管科技再怎麼變,都可以產出好設計。設計本是基於對人的關懷,要去多多了解人,培養對於生活的品味,設計才會精彩又有深度。以講師的簡報範例作結,GE的燈泡設計就是透過擄獲決策人對於品牌核心建立的決心,將LOGO的外框作為產品外觀架構的一部份,因此而大獲好評。可以看出,設計不只是了解人,而是了解人才能做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