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張志祺老師 / M10410117

圖文不符在Facebook吸引了大量的關注,普通設計公司常被公關公司與媒體剝奪利潤,圖文不符靠著facebook社群平台,了解許多年輕讀者不再安於單方面接受資訊,而是喜歡自己思考建立自己的觀點,藉此抓住年輕讀者的口味,贏得獨一無二的市場地位。
Infographic是否就是資訊的扁平化? 張志祺老師說明資訊設計需要考量的內涵更廣泛且更加深入,各階段都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協同合作,首先需要資料架構師對資訊的敏銳度,大量蒐集與整理構築出完整結構,接下來尋找出資訊接受者的接觸點,由行銷企畫重新脈絡化,描述出一個故事,視覺設計師接手進行畫面結構設計,最後由插畫師將故事具象化,或者視需求再加上動態資訊的建構。
令我感到值得好好記住的是張老師的冰山理論分析,說明了訊息內涵與核心價值的重要,張老師將Facebook粉絲專頁經營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讀者閱讀經營者提供的內容,將其視為重要、值得閱讀的資訊,向上一個層次則是讀者受此文章啟發反思表達不同的立場,進而按讚或分享,金字塔頂端的層次則是讀者認同,並願意常常閱讀此粉絲專頁的資訊,達到固定關注的階段,在此階段張老師特別指出粉絲專業必須安排固定時程播出訊息,藉此激起讀者的期待,並且播出的資訊要能夠帶給讀者驚喜和特別的體驗,而想要達到頂端的層級,需要如冰山擁有穩定的基礎,也就是核心價值,圖文不符即是由「創造溝通」這個核心價值獲得眾多讀者的認同。

老師提到某些作品受到喜愛其實在預料之外,圖文不符仍然在持續測試中進一步了解讀者的思考脈絡,網路經營獲得關注的契機或許來自意外,但必備的是基礎核心,經過縝密思考後建立的價值觀,才是長久經營的關鍵,即便網路上充斥著再多虛有名氣的訊息或商品,未來的成功仍然是留給充分準備、不斷構築深厚內涵之經營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