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陳威宇老師 / D10410101

    很榮幸能聽到講師陳威宇的分享,在這講述過程,設計的方式因為科技越來越簡化,設計師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元,除要直接傾聽消費者的意見,需即刻修正產品不足並做出回饋。回溯18世紀工業革命之初,因為機器技術尚未成熟,如要好的商品仍求助手工製作,過程費時、成本高、售價高且量少;但隨著技術精進,資訊數位化之後,機器大量的製造產品促成消費,且網路平台迅速的傳播,商品已經不在只是實體「物」,同時也是虛擬的程式供民眾選購。但這過程的改變,設計師挑戰的不再是物是否美觀實用,而是面對市場願不願意買單及挖掘更多潛在群眾的興趣。
    個人上網搜尋了一下PicCollage拼貼趣的背景,是台灣APP下載次數突破1億次,為APP創業團隊立下重要的里程碑,成功的原因為何?無國界及跨領域的行銷合作,利用BuildMeasureLearn使產品優化,讓使用者增加黏著度,建立PicCollage互動社群,讓這世代訊息能有表現自我的空間,揮灑創意。那設計師的角色呢?不能再悶著頭想設計,且設計只剩介面,專業觸角也要能了解程式設計及消費者期待,專業玩家與初學使用者的差異,各各皆是設計師應發揮的能力。

    陳威宇老師分享的他個人設計經歷,用「精實創業、敏捷開發」作為講座主軸,設計師需透過不斷學習、成長讓視野不同,不能侷限在現有知識圈裡,講師無私介紹了他常使用的工具,讓我多了一次學習的機會,也透過此演講再次自我檢視不足與應強化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