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游庭碩老師 / M10410205

本次的演講者邀請到智榮基金會的資料分析專家——游庭碩專家,2012年哈佛商業評論提及21世紀最性感職業即是「資料科學家」。演講開始,游庭碩老師分享關於儲存裝置的演變,直到現今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雲端技術,雲端的便利性是我們生活中有目共睹的,使我們在檔案的傳遞方面快速的上下傳載。2000年時,有大量的業主投入大量的資金設立許多網路公司,大家一窩蜂的認為網路可以帶來更多的利益效應,卻沒想到造成了網路泡沫化,許多的資金有去無回,而雖然當時台灣以電子業為主,避開這波網路泡沫化的波及,卻也喪失許多的機會。

雲端的普及,最重要的必須要確保資料的安全性,必須要確保所有使用者所上傳的檔案不會不見,也務必確保資料在合理的權限內運作。而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演進,網路的發展由媒體提供,轉換成由使用者提供,雲端與大數據的運算,更多的新興技術創造出更多的商業機會,資料從個人電腦中的運算轉化成所有運算與處理過程都在雲端上處理,甚至是多人共同處理、或共用文件等等。而物聯網的形成,也需歸功於過程越見普及,雲端的資料種類更加的繁雜,連結的裝置也更加的多元。

資料科學透過數學、統計學、及各種專業領域專接的整合分析,使得資料分更加的有邏輯根據,從儲存、分析、展示、協助決策。由大數據作為基礎較於透過經驗的基礎分析,這樣的資料更有根據、有機可循之處。透過這麼客觀的分析方式,除了運用科學方式外,只要找對了問題,分析後就能透過資料的結果命中要害的解決問題的根本。

今天從游老師的分享,暸解解資料分析應用、視覺化、網路、內容分析,甚至是市場的應用等等。透過資料做為設計決策的輔助,更能精確的找出問題的根源。而透過大數據的客觀分析,使我們更能掌握市場的趨勢與消費者行為的根本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