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請來智榮基金會的資料分析專家—游庭碩老師,游庭碩老師和我們分享了許多資料科學的相關應用。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資料搜集對各行各業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過程,它有可能能夠影響決策的結果,可說是二十一世紀最性感的工作,它在這個世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首先,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何謂資料科學,解釋的同時,也提到了其實資料科學並非是新出現的技術,但也不是改裝舊有、已存在的東西。在設計方面,資料科學能夠提供我們許多幫助,如設計前期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其實資料科學即是透過儲存、分析、呈現資料為基礎來輔助決策的科學。過程中,需要許多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如電腦科學人員、數學統計人員等,從未處理的資料中分析,找出能夠為我們所用的資源,轉換為白話的訊息,進一步協助決策。
老師在介紹完資料科學後,由淺入深,進一步帶入大數據、雲端、物聯網的概念,大數據時代的作業方式可透過資料分析,將原先的聲音或影像進一步歸納為資訊與知識,並舉了許多例子,如google無人車可透過雲端資料計算出附近道路的交通狀況,已規劃出最適合行走的路線;父母可遠端監控嬰兒的情況;醫療方面更可以讓醫護人員隨時隨地監看病患的身體狀況,有利於病情的掌握;另一種則是透過分析網路上的留言與文字可得出留言者對於事物的看法與情緒,再利用正向詞個數減去負向詞得出結論,最後提供給廣告商,協助其改進或調整為個符合大眾期待的內容。
資料科學運用的重點是真正的瞭解我們想知道的問題,方可達到最好的效果。除了商業上的應用外,我們亦可將資料科學應用於設計,則我們可利用數據分析找出新的機會點,創造出不一樣的設計。
感謝游庭碩老師的分享,也謝謝董老師。
感謝游庭碩老師的分享,也謝謝董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