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張志祺老師 / M10410110

       此次講座很開心邀請到的是圖文不符-張志祺老師前來與我們分享,志祺老師講解資訊設計在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分享關於圖文不符的運作方式。圖文不符是一個在臉書成立的粉絲團,裡面提供了許多網路資訊,有別于網路謠言散亂的新聞平台,它提供一股清流,讓大眾知道正確的資訊走向,才不會被那些浮誇聳動的標題、斷章取義的文章所吸引。

       我們的生活早已和各種社群軟體密不可分,所身處的社會、環境是一個訊息雜亂紛飛的空間,由於大數據當道,我們所看見、聽到的資訊皆是經過篩選的,志祺老師說這種情況就像是迴轉壽司一樣,我們無法決定出現在檯面上的料理,我們僅能在店家提供的料理中,做有限的選擇。

       社會大眾總習慣被吸引於聳動而浮誇的訊息標題,劣質的媒體與資訊便抓準民眾的這種心態,大量運用此種手法,而被動的資訊接收,導致出現許多資訊不平衡的問題,優質的訊息於是就慢慢的失去了關注,甚至可能導致社會的對立,於是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是主要資訊接收來源的社群軟體所出現的內容,經過點擊率的評估,逐漸的趨向於同一種類型,以至於我們所接收到的訊息被侷限於某一範圍之內,而其餘的資訊,無論是重要的、不重要的,早已於篩選過程中被剔除掉了。

       當資訊深度不足,社會空轉;資訊廣度受限,社會對立,圖文不符的出現,在於消弭資訊落差,期望以資訊設計的方式,讓讀者不只接收到單一觀點,而是藉由圖文懶人包接觸一些比較不會注意的議題經由視覺美化、故事化,重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活潑而生動的帶出議題的重點,經簡化整理過後的訊息清楚而明瞭,更容易閱讀與快速吸收的特性使其受到大量轉載,成功達到資訊接收平衡的初衷,志祺老師希望可以創造溝通,凝聚社會的共識。

       我很喜歡且欣賞志祺老師他們所做的事情圖文不符在對於自己品牌識別的定位非常明確,想到他們就會立刻連結到資訊設計、懶人包,而負責人對於自身產業鏈、價值與角色的了解,更能使他們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傳遞營養的知識與有用的訊息,成為改善大眾資訊接收的明燈,呈現自我觀點才能呈現價值,將時事與核心價值結合正是圖文不符所致力於的資訊設計。最後很感謝志祺老師的分享,此次講座受益良多!


04/08 圖文不符-張志祺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