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張志祺老師 / M10410119


  張志祺老師以資訊設計的方式與社會進行對話,開始讓我思索資訊視覺化的重要性,它不僅僅只是圖像表達的技巧,更關乎以更直覺且觸碰人心的方式與不同的人對話。在現今資訊爆炸與氾濫的時代,我們時常在期望給予使用者良好體驗的前提下,不經意提供過多不必要而複雜的資訊,但卻不容易被人所理解,但尤其是這樣信息過載的時代,才更需要簡而有力的溝通媒介。

  因為以圖像為主的視覺化媒材是最普遍的資訊傳播與溝通方式,大幅提升人們對於繁瑣資訊的理解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良好的概念表達與訊息傳遞,企業甚至藉由如此設計傳達的過程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為影響團隊發展運作的重要工具。

  David McCandless 與丹麥物理學家 Tor Norretranders 曾提出:在所有感官中,視覺對資訊的反應速度是最快的,相當於網路寬頻的速度,觸覺則有如 USB 的傳輸速度,聽覺及嗅覺好比硬碟,味覺反應僅達到計算機的速度。強調視覺猶如人類共同的第二語言,容易被理解與消化。

  以圖像為主的溝通媒介,具備直覺性與易於理解的特性,有效在短時間內濃縮大量資訊內容,藉以形成有效且快速的傳遞。但化繁為簡實則做來卻不容易,更感受張志祺老師與團隊的不凡之處,因為如何說一則動聽的故事是最困難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