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楊宙航老師 / M10410119



  楊宙航老師提到拓展生活經驗的重要,透過生活中觀察、探索、發現、思考的過程獲得累積,因為設計的源頭絕非仰賴空泛的靈感來臨,因此多方嘗試不同的領域、學習新的事物與感受全新的認知,都是獲得設計養分的方式。從老師的言談中回想過去於業內的實習經驗,的確在工作崗位時我們不斷被製程、研發、成本等限制不斷侷限原有的設計創思,但屏除現實中的條件限制,我們仍可以自由地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信息,從任何事物及環境中得到啟發,因為設計的初心終會回歸於人。

  設計如同是活的、會呼吸的生命,因而不僅僅只是嘗試學習新的事物,更能感受成長所帶來的收穫,包含與不同的人群認識,探索文化的脈絡,如此在生活中培養看事情的深度、廣度以及態度,這些每天在生活與工作中所累積的經驗,都會在無形間成為設計養分的積累,擁有精神上的富足,作品才會豐富,如同蔣勳所說的「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回歸生活以及人的原點,才能源自自身渴望創造心中的想望。



  蔣勳提到「一個不識字的美濃農夫也可以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美是最大的財富,它不會因為你的學歷而不同,而是因為你人的部份完不完整而不同。」這段文字使人回歸初心,如同楊宙航老師所以傳達的,唯有回歸人的本心,在設計的過程找到真正的快樂,才能創造別具意義的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