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張志浩老師 / M10210105

這次的演講者為台灣奧美集團亞太區副總裁張志浩先生,演講主題為數位行銷與社群媒體。那奧美集團是以深厚的設計力為大眾皆知的,但張志浩先生則是行銷出身並且身居管理要職,讓我們得以以不同於設計的角度來窺探奧美行銷決策的思考模式。

那近代因為網路的發展,從一開始的互連網(Internet)到互聯網+(Internet plus),甚至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都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影響層面非常深遠,當然也包括傳統行銷這塊。那這次演講,張志浩先生以雙螢幕時代拉開了序幕,一路從淺層的技術更新,例如:Soundcode、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Web Design),談到深層的結構改變,造就出現今大數據(Big Data)分析的重要性,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崛起,進而創造出新媒體購物模式(New Media Buying Ecosytem)

其中張志浩先生提到O2O的概念,那我想斗膽地幫忙補充一下:所謂O2O不只是將實體商務與電子商務結合,可貴之處在於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力尋找並且將更多的使用者帶到線下的實體店面消費,例如:非常知名的Uber,它透過網路來招攬會員,並且把會員引到它們所認證的司機來提供載客服務,我想這就是O2O厲害的地方。

最後張志浩先生打趣地說:「我想你們都生錯年代了,因為現在創意是被大眾牽著鼻子走。」但我覺得是沒有這麼悲觀的!就如同張志浩先生也引用的john Wanamaker的名言Half the money I spend on advertising is wasted; the trouble is I don't know which half.」過去的困境在於不知道哪一半的廣告是浪費掉的,那現今正好可以透過大數據等等的新科技來真正確定哪一半是浪費掉的,那我想這對設計師而言未嘗是壞事,因為設計師終於可以拋開長久以來為人所詬病的流於空洞、泛形式、沒效用等等的懷疑,開始根據真實的數據來設計,產出的結果我想也應該更有說服力。但這是把雙面刃,我們應該警惕的是我們究竟能否好好利用這把劍,我們在利用大數據的時,是否能不諂媚消費者?我們在利用網路分析工具時是否能不陷入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桎梏中?設計的可貴之處在於原創的能量、獨立和破除偶像(Iconoclasm)的審美傾向,那麼我們揮舞這把雙刃之劍時,是否還能保有這些美好?就如同網站使用者中心策略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提到:「所謂使用者中心,並非一味地迎合使用者,也非遵從使用者的意見,而是讓使用者要的價值和網站所能提供的價值相符合。」我想這句話值得我們去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